巢湖油脂的藥用功效:抗菌消炎
消費者常??梢姷侥撤N油脂宣稱自己具有神奇的藥用功效。例如,有商家會宣傳魚油有助于治療冠心病,椰子油、元寶楓油有助于治療老年癡呆癥,等等。對此,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油脂是食用的,僅提供能量而已,宣傳藥效匪夷所思。總之,油脂的藥用功效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
油脂進入體內能否發揮藥用功效?這點人們不容易體會。不過,有點倒是容易觀察到,即某些油脂對由細菌、真菌所致痢疾、頑癬、疥瘡、癰疽等皮膚病確有治療作用,而有些油脂對于燙傷、燒傷和潰破膿瘡有有利于生肌、切口愈合的作用,這方面的中醫臨床應用遠比現在用油脂治療冠心病要早,且療效確定。
例如,《綱目拾遺》《中國醫藥寶典》均記載茶油可解毒、殺菌;《中國藥典》將茶油列為藥用油脂,醫治外傷、燙傷、消炎生肌,防患未然頭癬、濕疹、皮膚瘙癢、預防皮膚癌變等。又如,婆羅子、磨盤草子的油脂用于治療紅白菌?。淮箫L子油、蒼耳子油、桐油、胡桃油及酸敗胡桃油、萊菔子油、煙油,以及野核桃、黑芝麻、蓖麻、椰子、蜀葵子、棉籽、檳榔等的種仁油治療癩痢、疥癬、癰疽的作用等,在中醫上都是明確的。
油脂的藥外用方式有三:或將種仁碾碎成末使用,或直接提油外敷,或將油料高溫裂解制成焦油劑使用。這三種方法的治療效果都相當顯著。有人用黑豆餾油治療嬰兒濕疹,見效率達97%;用核桃油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在洗凈耳中膿液后,每次2~3滴,每日2次,3~5日即愈;紫草油對化膿性中耳炎也有很高療效;松木、杉木、米糠和椰子的餾油、大楓子油、柴胡油、木槿和白樺樹皮油在我國和日本都是治療皮膚病的常用藥物,有的已經載入藥典或作為成品藥而廣泛應用。
無論是用種仁粉末還是油脂、焦油,長久以來只知其療效,而未對其有效成分進行研究,這主要是因為油脂成分分離和鑒定的困難所致。20世紀50年代后,儀器分析手段的進步有利于了分析鑒定技術的發展,現在對于些油料油脂的有效成分和藥用機制已經有所了解,大概有以下二方面。
脂肪酸
如庚酸、辛酸、壬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以及些特異性脂肪酸,它們的單體或混合物均具有很強的抑菌作用,是油脂中抗菌的有效成分。不僅如此,焦油劑中類有效成分如苯并咪唑和吡啶衍生物的抗菌活性也取決于其分子側鏈脂肪烴類碳數的多少,以C3~C14脂肪烴的活性為強,其他烴均無活性,可見烴的鏈長關乎抗菌效果。
膚脂中含有較多的支鏈脂肪酸,若缺乏時,就易受到微生物和毒物的損害,因此富含支鏈脂肪酸的動物油脂也具有特的藥用作用。
此外,ω-3和ω-6脂肪酸也是治療皮膚病的有效成分,不過其用法大多不是外用而是內服。有人用添加亞麻酸的食品治好了400多例患有濕疹和皮膚病的兒童。十八碳四烯酸(18:4ω-3)近年備受關注,它在體內可轉化成二十碳五烯酸,阻止花生四烯酸的衍生化,起到消炎作用。日本專利公布用γ-亞麻酸為主成分的藥品或食物,對因缺乏前列腺素而引起的干廯、濕疹、肥胖、月經異常、精神分裂等具有療效。ω-3和ω-6脂肪酸這些生理藥理作用可能與改善營養缺乏有關。
脂肪伴隨物
除了脂肪酸成分以外,脂肪伴隨物也可能是抗菌消炎的關鍵成分。紅棕果油可用于治療燒傷和解毒,歸因于其富含的胡蘿卜素。紫草油是臨床治療燒燙傷的常備外用藥,對小兒濕疹也有有效,其功效成分是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乳木果油的抗炎殺菌作用與其含有8%的不皂化物有關,它們對皮膚干燥、皮炎濕疹及過敏癥狀都有顯著療效,并可以刺激細胞生長和膠原蛋白的形成,有利于傷口愈合。沙棘油的藥用價值可主要歸因于其脂肪伴隨物,相對其它油而言,沙棘油中含有豐富的維E、類胡蘿卜素、甾醇、三萜醇、烴和脂肪醇,還含有些其它油中不常見成份。實際上,像乳木果油、沙棘油這樣具有藥用效果的油脂是名副其實的健康油脂,很少直接作為烹調用油和工業用油。
款足部護膚膏配方(含橄欖油、椰子油、生育酚等脂質)
種油脂是否具有藥用功效,不僅僅視其品種,還取決于其加工方式。通常,植物油的精煉是甘油三酯的純化過程,它會去除脂肪伴隨物并影響脂肪酸的結構,從而影響油脂的抗菌消炎功效,其程度依賴于精煉深度。因此,與食用油樣,“精準適度加工”也是藥用油脂加工的重要課題:是制油時要盡量把油料中的有益微量成份提取出來,二是精煉時盡量把這些成份保留在油中。